狗仔與小青
Stories

狗仔與小青-「籠鏈犬關注」的起始

Date Published

狗仔,牠是新界元朗一條鄉村中的平凡鏈狗,亦是「籠鏈犬關注」的起始。

籠鏈犬關注發起人小青於數年前與狗仔成為鄰居,當時狗仔13歲。小青每天都會見到狗仔在牠的水泥小屋內休息、在鎖鏈範圍內踱步。不論是炎熱的夏日,還是刺骨的寒冬,還有狂風暴雨的極端天氣,狗仔依然在鐵鏈和水泥小屋範圍中生活,有時牠熱得氣喘,有時被雨水打濕全身;狗仔的毛髮黃黃的,有陣臭味,但牠總是微微笑着,十分可愛。

狗仔的主人一位87歲的老婆婆,婆婆一早一晚會放狗仔自行外出大小便,早上解決後,婆婆便會把狗仔鎖住,晚飯前又再放狗仔外出,晚上通常讓狗仔在花園閒逛。那時狗仔大概有10小時可以在花園自由活動。

每天鎖住23小時

可是有天,婆婆突然在晚飯後重新將狗仔鎖上,於是狗仔每天只餘下45分鐘的放風時間。有次見到狗主在飯後想再鎖回狗仔,狗仔連連退後,不想就範。看着狗被鎖,小青心裡亦不好受。

每次狗仔解鎖一刻總是高興得蹦蹦跳跳,小青知道牠也不想終日被鎖住,於是小青鼓起勇氣起跟狗主兒仔了解情況,查問晚上將狗仔鎖住的原因。

原來狗主兒子指狗仔晚上在花園大小便,鄰居不高興,而日間又怕有陌生人進來,狗仔會因戒心而攻撃,於是唯有日夜鎖住。了解原委後,小青遂想辦法幫助狗仔。溝通過程並非一帆風順,小青發現就算狗主兒子明白不應全日鎖住狗仔,但狗主老婆婆亦仍不明白,也無法真正幫助狗仔,有時婆婆更會責問為何常常騷擾狗仔。

跟老狗主溝通才有用

小青決定轉為直接跟婆婆對話,建議由自己每天早晚帶狗仔外出散步上廁所及清便糞便。溝通時小青用老人家聽得明白的語言,例如「你讓狗仔在這裡百年歸老吧」「小事小事,唔麻煩」「你放心啦」,婆婆漸漸明白小青的用意,狗仔的自由時間亦調整至12至16小時。婆婆對狗仔亦更加寬容,有時狗仔在花園便便,婆婆就用掃把掃走便便,不再責罵狗仔。婆婆亦不時送自家種的蔬菜水果給小青。

好日子或許來得太遲,不久狗仔因年老而半癱瘓,小青唯有求助,最終由收容中心帶走狗仔照顧。狗仔離開熟悉的家園,難免十分緊張,原來婆婆亦一樣,狗仔送走後,她十分傷心和掛念。於是小青便帶婆婆到收容所探望狗仔,人狗重逢的一幕令人動容。

狗仔於2025年4月離開了,願牠安好。

人人都係義工  為牠們踏出第一步

人非草木,上一代人養狗並非想虐待狗狗,只是舊有觀念以為狗狗有兩餐一宿便足夠,但其實動物還需要社交、運動等身心全面照顧。

「狗仔不是香港唯一的籠鏈犬,也不是最慘的一隻。」小青這樣想。小青猜想香港一定有很多類似的情況,要幫助更多狗狗於是發起「籠鏈犬關注」,希望令更多人關注香港籠鏈犬,並鼓勵每一個人為牠們踏出第一步,與狗主溝通,成為幫助身邊籠鏈犬的第一個人。狗仔解開鎖鏈的快樂樣子